【中時新聞網綜合報導/李瑞梅】

▲西北臺慶科技、精誠資訊、杰倫智能、穩定幣發行公司Tether和台灣人工智慧學校貴賓皆親臨現場,見證學生AI技術力的新能量。(圖/主辦單位提供)

運用AI技術力改善社會是教師日益刻不容緩、亟需關注的課題。首屆全國高中職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競賽「AI for a Better Future」日前(6月28日)在臺北科技大學登場,意味著AI引領高等教育轉型與教師持續增強AI教學技能與專業素養。穩定幣發行公司Tether、西北臺慶科技、精誠資訊、杰倫智能和台灣人工智慧學校貴賓皆親臨現場,見證學生展現AI技術力。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智慧的時代,也是最愚蠢的時代。」臺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范書愷為競賽決賽揭開序幕,全國高中職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競賽設定為實踐AI教育願景的平台,希望啟發更多的高中職學生運用AI技術力,發揮更多學生的創意表現,在教育中能強化落實AI 設計與應用過程,積極朝向人的需求和福祉為發展的核心。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務長蔡明順表示,這次競賽展現高中職學生以AI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是非都會區團隊專注於復健、農業、水電等應用,貼近需求,體現技職教育實作落地的價值。精誠資訊科技創新事業服務部副總吳文舜看好學生的表現,認為競賽中充分展現六大維度能力:商業知識的能力、AI知識的能力、專業領域知識的能力(醫療或農業)、研究問題的能力、簡報文件製作與口條的表現能力,乃至於發揮技術實作的能力。

▲首屆全國高中職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競賽登場。(圖/主辦單位提供)

「AI for a Better Future」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指導,臺北科技大學主辦,並由臺灣科技大學、政治大學、臺北醫學大學聯合協辦,歷經北中南初賽篩選,最終集結全台10所高中職學校的頂尖團隊進入決賽。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金融科技與資訊安全產業碩士班主任、亦為國科會科普計畫主持人鍾建屏表示,AI對於企業的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這次活動藉由贊助企業肯定學生對AI的應用,更激發青年世代對AI的熱情與關懷視角,展現未來台灣在AI人才培育上的無限潛力,也促成企業對永續價值的傳遞。

競賽歷經北中南初賽篩選,集結全台10所高中職學校的頂尖團隊,展現AI應用於實際生活問題的創新能力,競爭激烈、成果精彩,最終由花蓮高商團隊以專案「AI復健輔助科技」奪下冠軍,該團隊用運DCAI 智慧檢測系統,結合 AI 分析與資料串流,提升就醫可近性、推動健康普及化,獲穩定幣發行公司Tether贊助的金獎與新台幣50,000元獎金。

▲花蓮高商團隊「AI復健輔助科技」奪冠,展現社會關懷力與系統思維。(圖/主辦單位提供)

亞軍由臺北科大附屬桃園農工以「智慧農業科技」奪得,獲頒西北臺慶科技銀獎與30,000元獎金,該團隊提出AI葉色分析與施肥建議系統,解決高齡農業與經驗流失問題。季軍則由新北市三重商獲得,作品「智慧車輛學習助手」結合AI與AR,幫助汽車維修學習者快速定位問題、理解零件結構,最終獲得精誠資訊銅獎與10,000元獎金。

嘉義女中和新竹磐石高中分別以AI應用於「打造隨身就醫新體驗」與「智慧小明水電工」創新構想,獲杰倫智能優選獎,各得獎金5,000元,展現在AI創新領域的亮眼表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提供兩特別獎,鼓勵學生團隊合作與創意發想:台中清水高中以「解憂之伴」獲「團隊精神獎」,表現團隊協作默契與一致性,國立師大附中則以「MotivAI:智慧備考平台」則獲頒「最佳創意獎」。

主辦與協辦單位表示,未來將持續朝向聯合國所訂的目標看齊,包括:「AI科技教育繼續深耕」、「全國競賽舉辦以戰養才」、「發展高中職AI素養課程」、「賦能身障講師擴散AI技術」,並感謝民間企業的支持,不僅提供獎金,更透過實際行動鼓勵資源較為匱乏地區的學生參與AI競賽,降低學習門檻,讓AI教育真正落實「公平、普及、創新」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