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新聞網綜合報導/梁仕昌】

 ▲體感連結工坊和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合作推出公益講座,幫助器捐家庭及受贈者緩解身體緊繃壓力。(圖/體感連結工坊提供)。

明年2025年全台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年長者人口將逾20%,人數突破480萬人,此現象不僅會影響勞動力、整體經濟,年長者的照護醫療支出將會是一大議題。雖然長照服務成為主流,然而,許多銀髮族朋友由於「行動能力」欠佳,行動不便、甚至長期臥床或需要仰賴輪椅,進而成為家人、照護者們的龐大負擔。如何不只是「長壽活得久」,更要確保「人生下半場能好好的活動到最後一刻」已成為近年被關注的熱門話題。

 ▲ 體感連結工坊長期致力於推廣好動精神,實地走訪全台各地,希望讓更多年長者都能夠樂活到百歲。(圖/體感連結工坊提供)。

此次由衛生福利部旗下之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請到被譽為國內守護數百萬長者行動力的第一人,「體感連結工坊」的創辦人-蔡銘禮老師,於8/28舉辦「啟動身體療癒力」公益講座,希望透過動作教學來解除民眾身體酸痛與不適。此次講座特別邀請器捐家庭及受贈者參加,透過蔡銘禮老師的現場教學,分享如何透過動作來釋放壓力。

當天現場有不少年輕朋友帶著退休長輩前來學習,透過蔡老師的教學、一步步釋放身體各部位的壓力,不僅讓年長者不亦樂乎,更有上班族的參與者表示:「我長期工作中都是久坐久站,總以為身體還年輕,無形中累積了很多痠痛。透過這次活動,我試著用蔡老師教得方式感受身體,馬上就感到走路也輕鬆許多!」

 ▲ 體感連結工坊蔡銘禮致力協助所有在身體困擾的學員,從痠痛緊繃當中解放出來。(圖/體感連結工坊提供)。

蔡銘禮分享,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現場有一位大哥說,他是器捐受益者,一定要好好活到最後,不能白費捐贈給我的這位善心人士。讓我想起,早年我胸腔開過兩次刀、鬼門關前走過後透過復健重獲新生,更能體會生命與助人的可貴。我的目標是將身體好動精神散播到全台灣每個角落,希望未來所有國人都能輕鬆動到一百歲、輕鬆好動到最後一刻!

 ▲ 體感連結工坊蔡銘禮認為想要身體力行做公益,必須先有「好動」的身體。(圖/體感連結工坊提供)。

蔡銘禮認為,「公益一定要立刻做、馬上做、揪團做、不落人後」,一起帶動社會善的循環,和社會攜手前進。但想要身體力行做公益,必須先有一副「好動」的身體。如果器捐是讓人得以新的生命延續,那「體感連結工坊」就是要讓人重新得到能活動自如、健康快樂的身體。